第(2/3)页 宇文清依然是泪流满面,虽然知道许知行素来不喜受他人跪拜,但宇文清依然还是跪伏了下去,五体投地,泣不成声。 “弟子...多谢先生...” 天地变换,那浩然之意营造出来的精神世界,缓缓退散。 宇文清依旧坐在书桌前,并未动弹。 但此时,他的脸上却已经是满脸泪水。 手中许知行的那封信函随风而逝,化作细微尘埃消散不见。 宇文清依旧坐着一动不动。 此时在他脑海里,曾经在学堂里求学的场景就像是走马观花一般从他眼前闪过。 许知行对他来说,亦师亦父。 不仅收留他,让他衣食无忧,还传授绝学,培养他成才,对他毫无保留。 许知行在他心目中的重要性,已经不弱于父亲宇文城了。 这一封书信,让他仿佛再次回到了许知行的身边,听着他的谆谆教诲。 让他迷雾般的内心,逐渐亮起了一道耀眼的光芒。 特别是最后那句,‘放心,别怕,一切有先生在。’ 让宇文清彷徨的内心忽地安定下来。 就像是在外漂泊流浪的孩子,忽然得到了家人毫无条件的支持与鼓励。 就算有再大的困难,他心里始终都还保留着一份底气。 许久后,宇文清长长呼出一口气,转过身,面向南方,跪了下去。 额头磕在地面,面带微笑道: “先生放心,弟子知道该怎么做了。” “砰砰砰...” 三个响头之后,宇文清站起身。 刹那间,莹白光芒闪动,他那一身文士长衫,无风自动,清风满袖。 与此同时,远在京都的宅子里,正在院中抚琴的许知行琴音骤然停止。 他站起身,走到那流水前,抬头仰望北方的天空,身上气机不自觉的勃发跳动。 许知行没有刻意控制,任凭自己好似一叶扁舟在大海中摇曳一般晃动。 北方的天空自然没什么好看的,但许知行的目光却好似穿过万里之遥,看到了他那名亦徒亦子的大弟子。 他不由得欣慰一笑。 “好好好,不愧是小清。这么快解开心结,十七岁的儒道四品...” 刚才那一瞬间,他泥丸宫中忽然凭空多出了一百多道凝实的浩然真气。 将他的儒道修为直接推上了儒道一品境界。 许知行第一时间查看系统,发现宇文清竟然入了四品。 虽然儒道修行不像武道,需要滴水穿石,一点点的积累,最后厚积薄发。 但儒道更注重心性、阅历、领悟和对人生哲理的参透。 第(2/3)页